中新社青島12月30日電 (胡耀杰 蔡亞群)作為由中國船級社認證的中國首艘油電混合智能全回轉拖輪,山東省港口集團(簡稱“山東港口”)青島港“青港拖1”船30日在山東青島正式啟用,將主要用于協(xié)助進出該港的大船安全高效完成靠泊、離泊和移泊。
據介紹,“青港拖1”船取得了中國船級社授予的6個附加標志,分別為智能航行(N)、智能機艙(M)、智能能效(E)、智能集成平臺(I)、混合動力Hybrid、無人機艙AUT-0,并由此成為中國國內首艘取得智能航行附加標志的全回轉拖輪、首艘取得混合動力Hybrid附加標志的全回轉拖輪、首艘取得4個智能附加標志的全回轉拖輪,以及中國國內取得智能船舶附加標志最多的全回轉拖輪。
“青港拖1”船采用“柴油+電力”雙驅動、“自由航行+助泊作業(yè)”兩種運行模式,船長39米、型寬11.5米、型深5.3米,馬力為5200匹,柴油驅動航速為14節(jié)、電力驅動航速達11.7節(jié)。
據悉,港內水域船舶通航密度大,航行風險高。“青港拖1”船配備6套智能系統(tǒng),可有效保障船上人員、設備與自身航行安全,進而提升港區(qū)航行安全性。
“青港拖1”船船長李瑞峰介紹說,該船在滿電情況下可支持全船連續(xù)作業(yè)4.5小時。在絕大部分工況下,該船會優(yōu)先使用鋰電池推進模式作業(yè);同時備有柴油機動力推進系統(tǒng),兩種推進動力可進行“一鍵切換”,為船舶作業(yè)提供雙重保障。
較傳統(tǒng)的燃油拖輪,“青港拖1”船每年可節(jié)約近227噸柴油,節(jié)省燃油費用120余萬元人民幣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00噸。
山東港口青島港輪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雷表示,當日正式啟用的“青港拖1”船系由山東港口青島港歷時18個月自主研發(fā),造價約6000萬元人民幣,設計使用壽命為30年。
張雷說,山東港口青島港目前正在規(guī)劃投用更多的油電混合智能拖輪,并將在新能源化、遙控化、無人化船舶方向繼續(xù)開展相關研究,推進綠色低碳港口建設。
由中國經濟信息社與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日前聯(lián)合發(fā)布的《世界一流港口綜合評價報告(2022)》顯示,山東港口青島港2021年完成貨物吞吐量6.3億噸,居世界第四;完成集裝箱量2371萬標箱,躍居東北亞第一、世界第六位。該港在集裝箱效率和服務品牌、加快自動化碼頭建設、推進綠色能源港口應用、拓展海陸雙向多貨種業(yè)務等方面特色明顯。(完)
免責聲明:
免責聲明: 凡本網注明來源:《經濟與法》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歸屬本網所有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本網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來源:《經濟與法》。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,若需轉載本網稿件作品,請致電:010-65776990。本網注明來源:XXX(非經濟與法)的稿件作品,均轉載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互聯(lián)網信息傳遞,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轉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投稿郵箱:zgjjyfw@163.com
相關閱讀
熱點閱讀
熱點圖文
閱讀排行
關于我們| 聯(lián)系我們| 招聘信息| 廣告報價| 版權聲明
Copyright?2010—2022 經濟與法 m.iso3a.net
中國互聯(lián)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網絡110報警服務
郵箱:zgjjyfw@163.com 《經濟與法》版權所有,未經合法授權禁止復制、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備案:京ICP備:12022782號-3 公安備案: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035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