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>

亚洲图区欧美,国产v在线,哺乳期亚洲一区二区三区,天天操天天干天天干,亚洲精品网红,一级免费黄色毛片,日本午夜一级

設為首頁| 加入收藏 手機版| 桌面下載| 郵箱登錄| 論壇注冊| 人員查詢|
您的位置 首頁 > 鄉(xiāng)村振興 >正文

“一路芬芳·福潤八閩”| 她們努力活成一束溫暖的光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4-21 來源:央視網 作者:黃佐春 編輯:許輝

  央視網消息:4月19日至20日,由全國婦聯(lián)宣傳部、中央網信辦社會局共同開展的“一路芬芳·福潤八閩”2023年全媒體基層婦聯(lián)行活動來到依山傍海的寧德市。

  “閩東連家船民上岸第一村”——福安市下岐村。吳慶堂攝

  面朝大海,一排排小樓依山而建。福建寧德福安市的下岐村,被稱為“閩東沿海船民上岸第一村”。這些房屋的主人,曾是“連家船民”。

  當時,在寧德霞浦和福安一帶,沿海有一批漁民,祖祖輩輩以討小海為生,過著居無定所、漂泊不定的生活,一條小木船就是一家?guī)状说募?。歌謠“討海真艱苦,無錢通娶某,衣破無人補,吃糜配菜脯”,唱出了他們的凄苦。

  18日,“一路芬芳·福潤八閩”媒體采訪團一行來到下岐村,遇到了正在家門口織魚網的村民連水玉。她是一位土生土長的“連家船民”,沒讀過什么書,“我一出生就和父母住在海上,靠漂泊捕魚為生,沒機會接受系統(tǒng)教育。當時最怕臺風過境,就算漁船靠岸避雨,也會擔心船被大浪掀翻。”

 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,下岐村采取“分期分批,全面搬遷”的辦法,投入資金700多萬元,建有2個漁民新村、6個漁民安置點。1997年至1999年,該村共新建房339幢,安置漁民511戶2310人。至此,“連家船民”全部搬遷上岸,告別了海上的漂泊生活。

  下岐村村民連水玉。

  聊到當下,連水玉神采奕奕地說:“現在可大不一樣了!我們一家人不僅上岸住上了三層小樓,孩子還有書念,再也不用過提心吊膽的日子啦。”

  “住下來”還要“富起來”。身旁同樣熟練織著漁網的村民林云跟著說道:“現在我們在家門口織魚網,有空的話多做幾個,沒空的話少做幾個,怎么一天也能做七八個,一個能賺六元錢,還能顧家。只要努力干就有奔頭。”

  黨的十八大以來,下岐村黨支部深入落實精準扶貧方針,致力提升婦女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本領,以漁家女閱讀講習所、漁民夜校為學習載體,不斷提高婦女自主就業(yè)、創(chuàng)業(yè)能力,成立“巧漁娘·婦女微家”,為創(chuàng)業(yè)婦女提供資金幫助,改變過去婦女只能從事單一捕撈的收入方式,鼓勵婦女在養(yǎng)殖、商貿、電商、服務等領域自主創(chuàng)業(yè),2022年村民人均收入30360元。

  猶記1997年,下岐村95%的“連家船民”都是文盲,沒有一個大學生。近年來,村民不僅“富口袋”,“富腦袋”的意識也不斷增強,越來越重視子女教育。截至2022年,全村已有大學生290名。村民陳玉金感慨道:“我大女兒馬上研究生畢業(yè)了,小女兒去年剛考上了福建省農林大學。有文化真好!”

  “憶往昔居住小木舟,滿江漂泊;想今朝岸上建新房,倍感黨恩。”這副對聯(lián)張貼在下岐村許多村民的家門上,道出她們共同的心聲。沒有黨和政府的關懷,“連家船民”搬上來、住下來的夢想難以實現,更談不上脫貧致富奔小康。

  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(xiāng)。

  有同樣蝶變的,還有位于寧德大山深處的下黨鄉(xiāng)。當年,這里曾是寧德地區(qū)四個特困鄉(xiāng)之一,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末,全鄉(xiāng)沒有一條公路,素有“車嶺車上天,九嶺爬九年”的說法。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,曾“三進”下黨調研指導,訪貧問苦、現場辦公、解決問題、推動發(fā)展,開啟了下黨鄉(xiāng)擺脫貧困走向鄉(xiāng)村振興的發(fā)展歷程。

  但利在“難忘下黨”主題展館里講解。

  19日,“一路芬芳·福潤八閩”媒體采訪團一行驅車兩個多小時,來到下黨村。在“難忘下黨”主題展館里,一位身材嬌小、面帶笑容的女子正為大家介紹下黨鄉(xiāng)擺脫貧困的故事。

  這位講解員名叫但利,早年從貴州遠嫁到下黨當媳婦。她口齒伶俐,臉上洋溢著自信,與幾年前相比,判若兩人。

  2016年,但利和丈夫回到下黨時,可以說是債臺高筑、舉步維艱。婆婆檢查出了癌癥晚期,光醫(yī)療費就花了50多萬元,能借的都借遍了。她老公原本就右手殘疾,又在修葺老屋時不慎摔斷了腿。那時候,家里連著好幾個月都沒有收入,但利急得常常晚上一個人偷偷流淚。

  絕不讓一個貧困家庭掉隊!鄉(xiāng)黨委、政府領導了解到但利家庭的困難后,很快就把她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,還給她家每個人都辦了醫(yī)保。但利說:“換了醫(yī)保用藥,婆婆一個月藥費從原來的兩萬多元變成了兩千多元,大大減輕了家里的負擔。”

  不僅如此,鄉(xiāng)里還把她家納入了村合作社,用托管養(yǎng)雞的方式幫她們增收,還幫她在家門口的學習書屋聯(lián)系了一份保潔的工作,讓她在工作的同時也能照顧家里。

  功夫不負有心人。2018年,但利一家終于摘掉了“貧困戶”的帽子,實現了脫貧。

  2020年起,但利擔任“難忘下黨”主題展館的講解員,為游客介紹下黨的脫貧故事。兩年多來,她已經接待了600多批游客,近2萬人次,大家都夸她是主題館的金牌講解員!

  “一路芬芳·福潤八閩”媒體采訪團一行在下黨村參觀。

  但利的經歷只是下黨鄉(xiāng)決戰(zhàn)決勝脫貧攻堅歷程中的一個生動縮影。30多年來,下黨人不等不靠、不懈努力,先后興辦了水、電、路、通信等基礎設施,打通5條進鄉(xiāng)“大動脈”。實施村莊靚化美化工程,以景點“微改造”帶動村貌“精提升”,打造下屏峰、碑坑山等新旅游目的地,助推美麗鄉(xiāng)村建設。2021年,下黨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5元,是建鄉(xiāng)之初的100多倍。產業(yè)興、腰包鼓,是鄉(xiāng)親們在黨的領導下,一道拼出來、干出來、奮斗出來的,也是法治護航鄉(xiāng)村振興的結果。

  壽寧法院審委會委員、民事審判庭庭長、生態(tài)女子巡回法庭常駐法官吳美云為“一路芬芳·福潤八閩”媒體采訪團一行介紹“巡回法律服務點”工作情況。

  在壽寧法院審委會委員、民事審判庭庭長、生態(tài)女子巡回法庭常駐法官吳美云的印象中,曾經的下黨老百姓靠山吃山,不加節(jié)制地伐木謀生,以致大部分山體光禿禿一片。

  2013年起,生態(tài)女子巡回法庭便扎根下黨鄉(xiāng),將涉林案件庭審現場搬到案發(fā)地、群眾家門口。2016年以來,壽寧法院又創(chuàng)新司法舉措,在下黨成立“巡回法律服務點”,完善遠程立案,實現下黨群眾足不出鄉(xiāng),便可享受便捷高效的立案服務。

  從“盼溫飽”到“盼環(huán)保”,從“求生存”到“求生態(tài)”。如今的下黨,綠色發(fā)展理念已深入人心,全鄉(xiāng)森林覆蓋率已攀升到81%。

  “看到這樣的成效,我在一線工作再苦再累也覺得值了!”吳美云語氣鏗鏘說道:“現在生態(tài)糾紛少了。我們日常工作以普法、送法下鄉(xiāng)、調節(jié)民事糾紛等為主。看到老鄉(xiāng)愁著臉來,笑著走,十分開心。”(作者:黃佐春)

免責聲明:

免責聲明: 凡本網注明來源:《經濟與法》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歸屬本網所有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本網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來源:《經濟與法》。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,若需轉載本網稿件作品,請致電:010-65776990。本網注明來源:XXX(非經濟與法)的稿件作品,均轉載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互聯(lián)網信息傳遞,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轉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投稿郵箱:zgjjyfw@163.com

關于我們| 聯(lián)系我們| 招聘信息| 廣告報價| 版權聲明

Copyright?2010—2022 經濟與法  m.iso3a.net
中國互聯(lián)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  網絡110報警服務
郵箱:zgjjyfw@163.com 《經濟與法》版權所有,未經合法授權禁止復制、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備案:京ICP備:12022782號-3  公安備案: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0358號